云南嵩明縣
四、龍獅之鄉
1、龍舞
龍舞是民間的一種演藝活動,俗稱“耍龍燈”,主要流行于小街、嵩陽、楊林、牛欄江等地,相傳也有近200年歷史。
龍舞屬一種集體舞,兼有藝術表演和體育運動雙重功效。
但最初的“龍燈”活動,多是在廟會時以“祭龍”的形式出現的。
“龍”的制作,最早是用蒿枝扎為六節,做成“龍”型,民間求雨時,舞起蒿枝龍,祈禱風調雨順。
隨后,舞龍漸漸從廟會祭龍的儀式,演變成一種民間藝術表演活動,“龍”的制作也日益講究形態造型,“龍頭”做得生動逼真,“龍衣”用布料并繪,“龍骨”用竹子做成支架,分為12節,每節用一根長約1.6米的木棍做手柄,供舞龍者掌握。
舞龍的程式也形成了諸如走場、扎當、龍吃水、龍翻身、龍盤柱等一系列完整的動作套路,整條龍舞起來活靈活現,栩栩如生。
民間舞龍活動成了節慶集會時助興添必不可少的表演內容。
1997年8月,在嵩明縣首屆花燈藝術節開幕式上,小街鎮組織17支舞龍隊68對舞獅隊進行表演,帶動了全縣民間龍獅活動的蓬勃開展。
隨后,小街舞龍隊相繼在1998第六屆亞洲民間藝術節開幕式巡演、’99昆明世博會開園儀式展演等國際盛會上亮相,并多次在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上表演。
2000年和2008年,小街鎮先后兩次獲文化部授予的“全國民間藝術(龍獅)之鄉”命名。
近幾年來,在阿古龍“小腳老奶奶舞龍隊”的影響下,全縣中老年女子舞龍活動風生水起,十分活躍。
“少年龍”和“青壯年龍”也方興未艾,按照國家體育部門制定的規范舞龍套路進行訓練和表演,正在成為嵩明民間舞龍活動的新生力量。
獅舞
2、獅舞
獅舞又稱“獅子舞”、“獅燈”、“舞獅”、“舞獅子”等,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。
獅子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為瑞獸,象征著吉祥如意,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、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。
舞獅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,據考證,約在兩千多年前就有舞獅了。
到唐代,舞獅從形式到技巧都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。
在我國民間,上元節舞獅子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盛事,每到農歷正月十五前后,全國的許多城鎮和鄉村都要表演舞獅子。
現在我國流行的舞獅,有文獅、武獅之分。
“文獅”動作細膩詼諧,主要表現獅子的活潑及嬉戲神態,如掄球、戲球、舔毛、搔癢、打滾、洗耳、打瞌睡等,富有情趣性;“武獅”則重技巧和武功的運用,如騰、閃、躍、撲、登高、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,表現獅子的威武性格。
從表演風格上分為南獅和北獅,南獅著重威猛,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,舞動則是以撲、跌、翻、滾、跳躍、擦癢等動作為主。
嵩明表演的舞獅,風格上有似于北獅,不追求高難度的動作,以表達情趣營造吉祥氣氛為目的。
嵩明縣
云南嵩明縣嵩明縣
(所屬部門:昆明國旅旅行社客服部)
相關最新攻略
- 2023-02-11香格里拉屬于云南哪個省份哪個市?在
- 2023-02-11春節到云南旅游需要做檢測嗎?今年春
- 2023-02-11云南大象最新睡姿來了!誰說大象要站
- 2023-01-06在云南這邊有靠海的地方是哪里
- 2022-12-20云南哪個月份去瀘沽湖最好【瀘沽湖野
- 2022-12-15云南玉龍雪山麗江海拔多少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