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了長沙品茶喝茶工作室不踩坑,靠譜的位置?
長沙品茶喝茶188-2195-2256微Q
同步,長沙喝茶工作室,長沙品茶外賣,品一盞茶,人們的關注點往往不僅在于茶本身,還有附著于茶品之上的審美觀感。
審美,是一種能力。茶的審美,是一種超越功利的,與情感、意象直接相關的精神活動。審美能力的高低,決定了從茶湯中獲取精神愉悅程度的差異。
馬未都說,“中國人的審美有四個層次,呈金字塔狀,由低到高依次為艷俗、含蓄、矯情、病態。”這無疑是從實用主義的出發的“中國式審美”——離實用越遠,審美層次越高,對心靈的撞擊力也越大。無論是鐵馬冰河,大漠孤煙,彤云欲雪,落葉蕭蕭的壯美……還是西子捧心,貴妃醉酒的曖昧……種種非常態的美感,向來只能為非常之人所欣賞。人們不會感動于風和日麗的日子,對于能挑能扛的健碩勞動婦女也無動于衷。所謂美人病態,愈增其妍;青云出岫,山勢愈奇。“病態美”,意味著遠離實用,或者無用。
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,借世人對梅的摧殘,表達了對這種畸形審美的憤慨。由于“文人畫士孤癖之隱”,認為“梅以曲為美,直則無姿;以欹為美,正則無景;以疏為美,密則無態。”販賣梅花的為了迎合市場需求,而“斫其正,養其旁條,刪其密,夭其稚枝,鋤其直,遏其生氣,以求重價,而江浙之梅皆病。”
矯情之上即病態。有“孤癖之隱”者,才會去追逐這類病態的東西。
回到茶本身。那些包裝華而不實的禮品茶、土豪茶,都可歸入低層次的“俗艷”審美;標榜以“茶人”“大師”的茶品,則可歸入矯情之列;來路神秘、工藝保密、故弄玄虛的種種“極其小眾”玩家茶,無疑都是為了滿足病態的審美。病態的茶,就要挑剔用水,挑剔壺具,挑剔沖泡場景,甚至挑剔坐在茶臺對面的人,在“無用”的層面做到了極致。
從實用,到無用,中間還是有通路可循的,重點在于把握好一個“度”。唯有含蓄之美最為難得。
一間茶室,一盞茶,既不過于張揚,也不過于高冷;既不過于鋪張,也不過于質樸;既不過于討巧,也不過于稚拙;既不過于“裝”,也不過于“媚”;既不過于脫離現實,又要保持適度疏離感……對于一盞茶湯的審美尺度,理當如此拿捏。
千利休說,“茶,要合乎心意才重要。”普羅大眾的大碗茶,有閑階層的工夫茶,知識階層的矯情茶,發燒友的病態茶,總是要合乎各個層次的心意,才能獲得滿足感。
茶湯的審美只有高下之分,而無對錯之別,好“哪一口”都是自己的選擇。
秋天,萬物逐漸安靜收斂,身體也應該慢慢回歸平靜。經過一個夏天的消耗,身體需要溫補,但秋季又余熱未消,體內還有一些燥氣,所以秋天我們應該喝一些比較具有降燥滋補功能的茶。
這時,喝點香高氣爽的烏龍茶最是適宜。漳平水仙,武夷巖茶,白芽奇蘭,馥郁美好的香氣,讓人一喝解百憂。
冬天,萬物開始蟄伏,為來年積蓄能量。我們也一樣,身體開始需要很多熱量,于是,各種美食開始上桌,火鍋涮起來,串擼起來,大魚大肉吃起來。
寒冷使我們多吃少動。這個時候,適合喝一些消脂解膩的茶,熟普洱和紅茶就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比起涼白開,好的袋泡茶醇香可口,沁人心脾,比起奶茶,它又更具茶的風味,不甜膩,更健康,特別適合像我這種圖方便又愛喝茶飲的大學生~
我雖然不是什么專業品茶師,但喝袋泡茶也有小半年了~手里還真有能拿得出手給大家推薦的袋泡茶~
